告别石林,迎来“彩云之南”的第二个夜晚,入住昆明安宁的心景花园——该酒店依山而建,绿树如茵,且以“天下第一汤”温泉享誉中外,整个建筑群处于当地龙凤双山的绿色怀抱中,森林覆盖率达80%......满眼的绿色很是养眼~要说一点美中不足,就是个别客房内略显潮湿,因为每间客房都有温泉入室的大浴缸,窗外又是高大树木,不利湿气排出~这也算温泉酒店特色的一点副作用吧,呵呵
#行走彩云之南#走马观花游大理
说说我们的新行程——大理。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、紫城。在唐、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,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,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,形成了“一水绕苍山,苍山抱古城”的大美景观。
唐宋时期,白蛮贵族出身的段思平,建立了大理王朝,也开启段氏皇族的辉煌,其段氏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,历经24帝王。
大理国是佛教国家,皇帝都崇信佛教,往往放弃皇位,出家为僧,进入天龙寺研究更高深的武功。段氏的一阳指、六脉神剑,皆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功。 金庸武侠小说《射雕英雄传》中的一灯大师,即指段智兴,是段誉的孙子辈,在位27年,“南帝”只是小说中的称谓。
进入古城游览前,导游会给每个人会发一个收音设备,戴在耳朵上,调好相同的频率,就可以随时清晰地收听到导游的讲解。
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,城呈方形,开四门,上建城楼,下有卫城,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,城墙外层是砖砌的;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,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,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。
不宽的街道,被游客塞满,远处的塔楼便是著名的【五华楼】。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,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,曾经驻兵楼前。明朝初年,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。明洪武年间,重修大理古城时,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,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。
元帅府建有前殿、后殿两大院,设午门,筑天子台,立丹墀,并建有偏殿、南北花厅。设置有议事厅、军机处(白虎堂)、起居室等房舍,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。杜文秀还撰写了楹联悬挂于大殿“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;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”。帅府四周筑有高墙,设城垛,皆砖石砌就,建筑格式仿皇城,故俗称“紫禁城”。
沧海桑田,斗转星移,现如今这里已成为【大理市博物馆】,于1986年成立。主要陈列有石器、陶器、青铜器、瓷器、玉器字画等。 (另外,如果对博物馆比较感兴趣的,还可以去位于大理下关的【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博物馆】,那里的馆藏更加丰富,是云南省第一家建成的州立博物馆,也是滇西最大的文物收藏、展览科研机构。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,建筑材料和装饰手法采用白族民间传统工艺来,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,本身就是一座庞大的白族建筑艺术景观。)
“居中驭外”是指一个政权对统治国家的一种理念。一般来说,一个政权总是将主要力量部署在对政权有重要影响的战略地方,次要地方的力量不应超过部署在重要地方的力量。如京师地区被认为是政权的根本所在,也就是“中”;而全国的其他地区都被认为是“外”,在中的力量要足以威慑外地。——这种统治手段后来被称之为“居中驭外”。
离开元帅府沿街缓行,街边历经岁月的旧屋,漏出残旧的砖瓦,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。与之不同的是,如今的街道上,却是充满了活力,密集的人流、比肩的店铺、琳琅满目的商品,让游客应接不暇~ 处处散发着现代社会满满的商业气息~
墙壁上的瓦猫——云南民间最萌镇宅神兽~。 生活在大理的人们习惯在居所安置一只背对院落、面向远方、凝视苍穹,用于避邪纳福、强宅聚气、镇鬼神的“瓦猫”。 这种用陶土制作、张着大口的瓦猫,造型夸张,面目狰狞而又可爱。传说,这瓦制的猫能吃掉一切妖魔鬼怪。 瓦猫虽被冠以猫名,但却寓虎于猫,取虎凶猛无畏之意,以达到镇宅的目的。
蒋宗汉热心桑梓建设,修书院、兴水利、办交通。清光绪二年(1876年),蒋宗汉私人捐资10万,在金沙江(丽江段)修建金龙桥(又名梓里江桥、梓里桥)。历时5年,于清光绪六年(1880年)建成。大桥共有18根铁链,每根铁链重约1吨,有500个环。此后70年间,金龙桥一直是金沙江上游唯一的大桥。——为金龙桥点赞!为蒋宗汉点赞!。
现在的蒋公祠兼具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身份,成为展示大理的另一扇窗口。里面设有多个主题展厅。第一个主题为神的传说、传统技艺、本主文化的展厅;第二个展厅主要介绍白族剪纸、白族面塑、甲马纸、刺绣;第三展厅为白族绕三灵、民居彩绘、扎染;第四展厅为下关沱茶;第五展厅介绍项目传承人、传统音乐和舞蹈。
苍山,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,由十九座巍峨雄壮山峰由北而南组成,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,流入洱海,就是著名的十八溪。来到大理古城,苍山已远观其影,此次,无法近玩焉,略有遗憾。
洱海,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,呈狭长形,宛如一轮新月,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,因其形状如同一个耳朵而取名为“洱海”。
舍苍山取洱海,洱海还是要去看看的,还有三面环洱海的双廊玉矶岛。岛上的的民宿客栈早有闻名,其中,尤以杨丽萍的太阳宫著名,此次可见其真容。
洱海三岛之一的玉矶岛,三面环海、胜似人间天堂;全岛似由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,伫立水中。岛上的古渔村已有四千余年历史,景色优美,家家临水,户户栽花……因岛上有玉矶庵而得名,被誉为“苍洱第一村”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《五朵金花》就曾在这里取景,但令这个小渔村声名远扬的还是杨丽萍。
到岸,登岛,码头相当简陋,雨后玉矶岛的小路略有积水,不是很好走。穿窄巷几步路后可到一开阔处,当地的金花们已候多时了,炸虾、炸鱼新鲜出炉,各式小吃看上去很是诱人~ 嗯,来一份,边走边吃,呵呵~
眼前这棵受一级保护的黄葛树,树龄已达500年。 树上垂下的细绳和裸露的电线略显不和谐,呵呵 (大理白族村落有个风水讲究,选村址时,会先在那里种上风水树,树长得好,才会搬迁过去;树长不好,白族人就认为这片地区不适合他们村子,不会再考虑。所以,大理的每个白族村落,村口都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。)
玉矶岛的道路比较狭窄,房距很近,不知是否寸土寸金的缘故,游人在各式房子间穿梭,抬头就是“一线天”。 千年里默默无闻的小渔村,如今已被名人的私宅、商人的客栈所填满,沿海位置不错的地方都已建起了房子,渔村原始的面貌已渐逝去~ 不知当地的村民是更爱现在的繁华还是留恋过去的宁静......
到了盛名在外的太阳宫,在鲁豫采访后,这里更是闻名遐迩。 现在已成为谢绝游客参观但是欢迎入住的酒店客栈,因为只有7个房间,旅游旺季的入住费用相当不低~ (上面的字能看出来么,写的是:千里走单骑 — 杨丽萍艺术酒店;只是洱海的酒店客栈都在停业整顿,这里也不例外。)
乘船返航时,看到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“海之书馆”。
海之书馆毗邻太阳宫,也是由赵青设计的,原来叫“人在旅途”,后更名“海之书馆”。—— 据说书馆的主人因为牢记父亲的家训:行千里路,读万卷书,而创建了人在旅途和海之书馆~ 窗外碧蓝的天空与洱海映衬,满屋的书香茶香,是一个静心放空的好地方~
阳光在不经意间就已经从云缝隙里倾泻下来,从窗照进船舱,感觉顿时明朗起来,远望水面上已是波光粼粼~ 从船舱走出来的人渐多起来,自拍、合拍、各种拍,记录这美好时刻~~
理由:云南
评论 ( 0条 )
全部评论
最新
最旧
最热
目前还没人评论,快来抢沙发!